Pages - Menu

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

埃塞俄比亞的飲食文化



埃塞人用矮小的藤桌




Injera是埃塞人的主食,軟綿綿帶酸味的簿餅,用埃塞獨有的農作物teff造,有淺啡、淺綠、淺紅顏色。傳統埃塞人用手將餸菜放在injera上,卷起吃,因此餸菜無論是肉或蔬菜,都是砌成小塊,方便放在injera。


Injera是一試無妨,但那種酸味我們實在吃不慣,往後可以我們會選擇麵包。


埃塞人不吃豬,主要是羊、跟住牛,雞有但貴


聽說埃塞80年代饑荒就是因為北部 teff 失收引致



埃塞是發明烘焙咖啡豆的地方,在公元5世紀就有記載的食用咖啡的歷史。







埃塞人飲咖啡如飲水。有專用小鍋炒咖啡豆,放入小杯中不加奶,很香很濃烈又帶點炭燒味



街邊小店約HKD3一杯


除咖啡店,果汁也很流行。我們至愛新鮮牛油果加芒果汁再加朱古力及少量青檬汁,so fresh!

 







Continue Reading...

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

15/2 鬼斧神工的Lalibella教堂

11個教堂被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分成三個群落,彼此間相通相連,1000多位神職人員散落在11個教堂之中




每座教堂大小不一,大的有幾百平方米



小的只有幾十平方米









規模最大的是救世主教堂,它的面積超過了700平方米,外面迴廊雕有28根布滿圖案的石柱,裡面有五個正殿彼此相連,內高約有11米,教堂的尖頂是阿克蘇姆風格。





最著名的是St George教堂,也是唯一與其他10座分離的教堂。

教堂像嵌入地下的一座巨型十字架,工匠們從一個平緩的山坡開始一下、一下向下鑿了20多米,中間留下一個十字架形狀的整塊巨石,巨石十字架的外圍形成一個方形岩石坑洞。十字架部分的整塊巨石又被鏤空,最後形成一座整體岩石教堂。





進出教堂的通道在坑洞的底部順著山坡開鑿,再銜接上其他方向的通道,曲徑把教堂群連接成一體。在宗教戰爭頻發的時期,岩石教堂就成了可進可守的城堡。

Continue Reading...

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

14/2 耶路撒冷2.0 Lalibella

今天一整天的車程由Mekelle到這個旅程最後一站Lalibella。它是一處高地小鎮,卻大名鼎鼎,其St Geroge Rock Church可謂埃塞俄比亞景點的No. 1,被捧為「世界第八奇績」,Lonely Planet Ethiopia 也以它為封面,我亦是多年前見到St Geroge Rock Church的旅遊宣傳海報才決心要到此一遊。

埃塞俄比亞從公元 330 年正式成為基督教國家,並自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國家。幾個世紀以來,儘管人們備受貧困之苦,但他們的信仰依然堅定;Lalibella中世紀的岩石教堂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
傳說,12世紀末,埃塞國王Lalibella在夢中得到神諭:「在埃塞俄比亞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,並要用一整塊岩石建造教堂」。國王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,於是下令修建了11座教堂,用了24年。


 
所有教堂皆是由赭紅色火山岩石頂開始,從上面一點點鑿開,向下挖,深入地下四、五十米。從穹頂、天花到底部,要預留窗戶、門廳和石柱,其他都得掏空,更甚這些教堂之間都有地下秘密通道連接,有地下墓穴、排水道等等…… 工程相當巨大而複雜,難度令人嘆為觀止,堪稱鬼斧神工。因此當地人更為相信:這些教堂是國王和一群天使在一夜之間建成的。




Continue Reading...